欢迎访问人大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务政务公开 > 廉政文化

筑牢制度的笼子

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18届2次全会讲话中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表明了党将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笔者认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还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拜经楼.诗话》讲述了一个明代宫廷有关豆腐的故事。朱元璋曾想用每餐吃豆腐的办法提倡艰苦朴素、永不忘本的作风。但到他子孙的头上,原料已不是豆子而是鸟的脑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制度建设和制度运行同等重要。再好再多的制度,如果只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形同虚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严惩各种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行为、变相操作行为。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和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以确保反腐倡廉制度落到实处,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反腐倡廉有效工作机制,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效果。
    制度的有效性在于针对性。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不好的制度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制定制度如果不能有的放矢,不能针对工作中的“漏洞”加以修补,解决好问题“短板”,再怎么防范,也难免会出现“牛栏关猫”的尴尬。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再次证明,制度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顺应形势发展要求,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反腐廉制度。在注重制度的严谨性、科学性、可操作原则下,对现有的制度认真梳理,有缺陷的完善、过于原则的细化、需要制度约束的进行补充、比较成熟的及时转化为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更高的约束力和稳定性。
    制度的可信度在于透明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大力畅通公众的参与渠道,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注意倾听民声、征求民意、集中民智,及时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反腐倡廉新经验,从政策层面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反腐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宣传制度过程中要做到广而告之,组织深入系统学习,让每一名党员干部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学习制度、自觉执行制度、有效监督制度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并及时公布违反制度的行为,使严格遵守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友情链接

郑场 毛嘴 剅河 三伏潭 胡场 长埫口 西流河 彭场 沙湖 杨林尾 张沟 郭河 沔城 通海口 陈场 干河 龙华山 沙嘴 工业园 高新区 沙原 九合垸 排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