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大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人民代表报》报道仙桃人大工作:推动代表“有用之言”转化为“有益之事”

时间:2024年07月19日 来源:人大信息网

    “闵大爷,今天吃药了吗?血压怎么样?”2024年4月11日,湖北省仙桃市胡场镇河口村村医付文耘来到74岁的闵铁汉家,为他量血压,跟踪他的健康状况。河口村有村民2000多人,今年23岁的付文耘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医生,大家都把他当自家亲戚一般看待。据了解,目前仙桃市有527个村卫生室、1003名村医,其中大学生村医222名。目前,该市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越来越多定向培养的医学生陆续加入乡村医生队伍,为基层医疗机构注入新鲜血液。
    小康不小康,健康第一桩。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群众切身利益。仙桃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李素芬、陈贝等12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站在“推动仙桃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高度,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仙桃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再提升。
    仙桃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从建议提出、交办、督办多维发力,全力促推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仙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详细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短板,让群众家门口的“医”靠更具温度与力量。
    代表发声  直指基层医疗卫生领域短板
   “您觉得还可以增加哪些治疗项目?”“中医理疗的效果明显吗?”2023年5月,由仙桃市杨林尾镇卫生院国医堂改造升级而成的中医馆正式设立,该卫生院药剂科科长李素芬一有时间就对患者开展问卷调查。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对于农村患者的心声,李素芬听得很多,感触也很深,她经常说:“为基层群众发声,就是我的履职定位。”
    时间回溯到2022年12月底,在仙桃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李素芬与其他11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三张纸,千余字,字字句句都来自“有血有肉”的实地调研。
    当时,正逢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不久。在仙桃市杨林尾镇,部分村卫生室开在村医家里,“居室合一”不适宜开展接诊工作。大量发热病人被安排到镇卫生院,病房床位紧缺,大量医疗资源被挤兑。
    围绕类似医疗服务短板,杨林尾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走访,并多次打磨形成相关报告。
镇卫生院空编20名、70岁以上村医占比达36%、专业技术骨干缺乏……杨林尾镇的医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全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短板。
村(社区)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是疾病预防和救治的第一条防线、第一道关口,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末梢神经”,直接影响基层群众的健康保障力度和获得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上,更高质量的健康体系建设是绕不开的时代课题。
    时代的声音,就是群众的声音,也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后,仙桃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依法转交仙桃市政府办理。
     全程督办  汇聚代表力量体现人大担当
     仙桃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办理工作摆在为民办实事的“第一位置”,推动代表的“有用之言”转化为“有益之事”。
    仙桃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杨林尾镇、胡场镇等地,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开展座谈交流,强调要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提质升级,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和区域均衡布局,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显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党委工作部署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代表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子孙后代、千秋万代,而且利在当代。”仙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余文华如是说。2023年2月,仙桃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市卫健委关于建议办理的工作汇报,审议相关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在4月将其纳入代表活动的重要内容,同年9月下发通知,要求仙桃各地人大代表聚焦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深入一线开展监督,并在10月召开仙桃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你多大了?是什么时候取得的行医资质?”2023年11月,余文华和代表们一起到胡场镇麻港中心卫生室实地察看时,关切地询问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医。随后,代表们受邀先后到沙嘴办事处刘口社区卫生室、河口村卫生室、三伏潭镇卫生院与荣家湖村卫生室等地进行视察,深入了解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进的情况,针对基础设施配置、医生队伍建设、医护人员待遇、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诊等关键点发问。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医保局4个部门负责人和代表们面对面交流,向代表们汇报建议办理工作情况。
    余文华表示,围绕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仙桃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发挥代表重要作用,完善“前期交办、中期推动、后期问效”机制,压实承办责任,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全力推动代表提出的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真招实举。
    主动作为  建议落实让群众共享红利
     人大全程监督,政府扎实行动。仙桃市政府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公益导向、保障基层、改革创新”的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仙桃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2023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年底,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的分级诊疗格局。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采取“一科包一院”方式,帮扶15家乡镇卫生院,组建以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为代表的两个专科联盟;按照二级医院标准,两年建成6个区域中心卫生院;试点镇村一体化管理,在行政、人员、业务、考核、待遇等方面统一管理。
仙桃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质效,推动省市共建医联体,共享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出台《仙桃市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继续实施“万名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项目,分批次对乡村医生开展培训。
     作为该建议的主要承办单位,仙桃市卫健委坚持“‘医’心为民 ‘改’则通变”,多次联系代表,征求代表的意见,组建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组建196个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健康档案100多万份,基层首诊率由不足60%提升到67.2%;心电“一张网”远程会诊超过34万例,影像远程诊断累计服务20.24万例;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住院例均费用降幅17%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医”靠,以实际行动向代表建议作出答复。
2023年12月,仙桃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仙桃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来源。现在,基层卫生院比过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下一步应该在专科建设、医卫融合、医疗服务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上下狠功夫、实功夫,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带来的好处、益处。”仙桃市人大代表陈卫红说。
   “人民群众期待更高质量、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智慧医疗服务,而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则为医疗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人大代表昌军说。
    代表建议办理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一按完,颈椎就轻松多了。”最近,陈爱云成了杨林尾镇卫生院中医馆的“粉丝”。她常年受颈椎、腰椎疾病的折磨,如今,她甩掉了药罐子,接受疗效更好的中医理疗。
    走进这个中医馆,康复理疗、针灸推拿、牵引等治疗室应有尽有。该卫生院根据镇域“疾病谱”,针对农村群众常见的长期劳作劳损等疾病,投资建设中医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乡镇卫生院,单独建立中医馆,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众多的“陈爱云”们成为直接受益者。
作为医疗服务“最后一米”的村卫生室,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胡场镇因地制宜,整合周边几个村庄资源,成立麻港中心卫生室,诊疗项目更多了,医生上班时间延长至晚上9时,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综合门诊。
  “目前,仙桃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度工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余文华说,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仙桃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将建议办理工作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并作为代表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促推建议办理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推动代表的真知灼见真正转化为民生成果。

友情链接

郑场 毛嘴 剅河 三伏潭 胡场 长埫口 西流河 彭场 沙湖 杨林尾 张沟 郭河 沔城 通海口 陈场 干河 龙华山 沙嘴 工业园 高新区 沙原 九合垸 排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