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民生温度——记市人大代表、张沟镇张沟村支部书记李翠先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张沟村人,李翠先已经在家乡基层服务了30多年。从妇女主任到村支书再到市人大代表,她始终秉持着一颗“为民”初心,当好群众“贴心人”,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项工作。
9月18日,记者在张沟村见到了忙碌的李翠先,她带领着小分队,逐门逐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排查关乎村里的300多户村民,常态化走访必不可少。”今年53岁的李翠先,头发有些花白,她戴着眼镜,正在细致地查看点位并做好记录。
2021年,李翠先当选市人大代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知重任在肩。选民的信任、代表的职责,无时无刻不在激励她珍惜机会,认真履职,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根植乡土解民忧
张沟村位于集镇地,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小孩较多。李翠先时刻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的动态,经常入户走访,为他们送温暖,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服务。
胜利西街巷80岁的老人邵伏英独居多年,身患疾病,李翠先心中始终牵挂着她的病情。2021年7月的一天,夜晚突降暴雨,正遇上全村污水管网改造,很多道路被水淹没。李翠先到邵伏英家中探望,得知老人不慎摔倒后,她立即联系老人的女儿张兰,并主动留下来照顾老人。
张兰到村里后,看到齐膝的水犯了难。李翠先说:“来,我背你。”她麻利地将张兰背起,将其送至家里。邵伏英康复后,一直对李翠先感激不尽,李翠先却说这是她应该做的。
她把村民的诉求事事挂心上,尽自己所能护百姓周全。任村支书期间,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每年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生活补助;号召党员群众,关心留守儿童,为村里孩子送礼物……
心系村民传民声
“村子是大家的村子,村庄环境好了,村民生活得也更舒服自在。”李翠先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在清理墙外占道物、私种菜地等顽疾时,她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有位村民不肯拆除门前的棚子,她只要有时间就到其家里“做客”,同时发动其亲属帮忙做思想工作,最后这位村民因为她的执着和不放弃妥协了。
就是靠着这种韧劲,她的工作不断推进。围绕“人大在行动”、人大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通过户户走到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人大代表与党员群众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引领湾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秸秆禁烧管理常态化,小游园、村庄道路旁树木和河湖长制专人管护,村级水改……村庄变干净了、漂亮了,村民们连连叫好。
“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谈及村子今后的发展,李翠先信心满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要身体允许,我还要继续为人民服务!”她说。
履职尽责献良策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优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好村级代表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全心全意谋划张沟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李翠先深知自己身上的权力是组织和人民赋予的,她加强对党政纪条规知识的学习,健全完善有关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办事,推进村务全透明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为了提升履职能力,她自学电脑基础,熟悉电脑的排版工具,平时还阅读各大报纸,烂熟农村的各种政策。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一个医生问诊一样,百姓有政策疑问,她就来指明方向,绝不让百姓空跑。
切实为民服务,履行代表职责。在她的笔记本上,记录了这样一段话——“被选上人大代表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把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翠先说:“我希望能够不负群众所托,积极传递民意、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带领村民们走稳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