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公报
关于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7月30日在仙桃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张淑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局承办的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市委督查办交办我局人大建议共26件,其中主办7件,会办19件。目前,26件人大建议已全部完成办结答复。其中,7件主办件确定办理等级A类5件,B类1件,C类1件,并收取了办理情况测评表,满意率为100%。
二、特色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全局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建议办理工作的综合协调、任务分解、进度跟踪、质量检查和督办汇总工作,要求办理工作切实按照发文程序开展,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责任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所有人大建议“有落实、有回应”,确保工作顺利进行,高效高质完成。
(二)聚焦过程管理,压实办理成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职责为准绳的态度和标准开展工作,形成“事前联系沟通、事中征求意见、事后跟踪回访”的工作链条,全流程强化办理工作的管理。在办理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个要求”。一是要求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对所有承办件的办理进度和内容做到件件心中有底,贯穿内容起草、审核、答复全环节,督促指导分管科室高质高效完成办理任务。二是要求答复内容件件清晰,要求对每件回复都做到回复明确、内容易懂,不做模棱两可的答复、不讲晦涩难懂的套话,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有序办理。三是要求办理结果必须满意,坚持能上门则上门,能见面则见面的工作原则,主动同代表联系沟通,主动汇报办理结果,尽全力争取代表的理解和认可,并在答复后请代表对办理情况进行评价。
(三)强化分类管理,落实责任担当。对交办的26件人大建议逐一开展分析研究,精准分解到责任科室,确保件件有人抓。对我局牵头的主办件,主动协调会办单位,收集汇总会办意见,不等不推、及时办好;由我局协办的会办件,不敷衍了事,力求做到会办意见有参考价值、答复价值。同时,对科室经办人员开展办理工作专题培训,让每一位经办人员都能充分掌握办理的方法和办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切实将责任压实到承办主体上来,认真做好办理工作。
(四)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督办督导。我局在第一时间印发了办理工作的通知和科室任务分解表,并由办公室专职人员结合全局工作情况做好与会办、主办单位和承办科室的沟通协调,督促指导所有人大建议保质保量完成,从规章制度上让办理工作有所依据。对于会办件,要求办理人员加强与主办单位的沟通交流,做好分析研究,使答复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确保会办意见的反馈质量;同时,对于答复意见要求提前1周反馈至主办单位,给主办单位留出足够时间开展办理工作。对于主办件,要求相关科室深入了解代表提出的建议内容,提前整理相关材料,及时对会办单位的回复意见做好汇总,形成正式意见后主动上门联系代表汇报工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听取代表的进一步意见建议,推动建议能够落地落实,力争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态度满意、结果认可。
三、办理成效
今年,我局办理的人大建议主要涉及规划建设、土地要素利用、营商环境服务等方面。接到办理任务后,我局坚持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同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业务工作相结合,着力推动解决我局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力求建议意见能够落实落地,以实际成效回应社会关切。
(一)紧抓规划编制,绘就城市发展蓝图。今年以来,我局着力推动多项规划编制工作,一是高位推进仙桃战略规划,我局组织编制单位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战略规划成果20余次,多次征求水利、经信、农业、交通、环保等部门意见,形成了战略规划汇报稿、文本及“5+4”张规划一张图;二是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不断完善仙桃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收集重大项目清单616个,纳入总体规划并报送省厅;对于代表们提出的关于仙桃北、综保区和高新区统筹规划的建议(34号),上述三个区域共21.5平方公里面积在《仙桃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中已纳入了仙桃中心城区统筹规划,目前已报送省厅预审,待湖北省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有序推进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工作,3月以来,我局组织专班赴镇(街道、场、区)开展座谈和实地调研工作,收集各地2024年度的项目需求情况,现场踏勘拟调入项目用地情况,现已筛选125个新增需求项目,并拟定了14个项目(1295亩)上报市政府筛定。
(二)强化要素利用,夯实筑牢发展底盘。一是全力做好用地保障,我局严格落实“全链条跟进、全流程加速、全方位服务”用地保障机制,半年来申报项目用地14个,面积2620.55亩,平台审批预审和选址项目57个。积极争取省厅支持,对华润电力金岭风电项目、周沙公路、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重点项目和高新区、非织造布产业园等重点区域用地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对代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产业用地建设(98号)、明确产业用地规划(123号)等建议,按照相关政策,可按一定比例预留村级产业用地,待产业用地的选址位置、土地用途、用地指标等经市政府研究批准后,我局将积极做好项目申报、供地工作。二是切实提高土地利用质效,扎实推进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工作,上半年已处置闲置土地69.86亩。在今年5月,因2023年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工作突出,获省厅800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对代表提出的盘活“僵尸企业”,提升土地再利用效率的建议(18号),我局将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主动介入,着力在聚焦盘活存量资产重点方向,扎实做好全市“僵尸企业”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盘活工作。
(三)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利企成效显著。我局高度重视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致力于为群众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化、舒适化的服务工作。一是出台惠企政策,今年已结合市场环境和我市实际出台了2份惠企政策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工程规划许可豁免范围、内容和期限,惠及更多企业。二是加快确权登记,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累计调查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25万余宗,推动房地一体的权籍调查和数据库建库工作。对代表们提出的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建议(8号),目前我市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已陆续在郑场镇、沔城回族镇、郭河镇等地开展了送证到家和集中发证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完成全市登记发证工作。三是提升办证效能,深入推进全程网办、宗地分割、带押过户等工作机制,精简审批资料,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证时间。7月9日,我市完成了首例工业企业建设用地首次登记全程网办业务,仅用时8分钟;7月11日,我市完成了首笔工业企业二手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业务,仅用时15分钟,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时间成本。对于代表们提出的建立服装产业孵化园,土地分割和厂房不动产分割登记的建议(24号),我市正着力推动仙桃职业工装产业园的高效高质建设发展,土地分割登记和厂房不动产分割登记根据现有政策文件也均可直接进行办理,目前已为企业办理土地分宗37家。
四、存在问题及下阶段打算
尽管我局在人大建议办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门间沟通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收集会办单位意见时,个别单位由于工作量大,对会办意见的反馈较迟,一定程度限制了主办件的办理进度;二是跟踪督办还需加大力度,对督办的频率、强度有待加强,部分科室在办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统筹协调不足,从而造成特定时间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三是办理方式还要更加灵活,未能充分采用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同代表们进行沟通答复,忽略了集中协商、面对面沟通存在的一些困难,以致于部分办理工作临近时间节点才完成。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举一反三,持续改进工作举措。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对我局承办人大建议的跟踪督办和信息反馈,将办理工作全流程进行逐一跟踪,单独归档,从任务分解到办理结果汇总等不同环节的细节查缺补漏,切实提高办理质效。二是进一步灵活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电话、微信、邮箱等通讯媒介,在同代表们进行联系后,对确因时间、工作等情况无法进行见面答复的,采取电话沟通、邮箱发送的方式进行开展,并积极获取代表们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办理工作方式的多样化和高效化,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所有办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对人大建议涉及相关单位、相关科室的交流沟通,对职能交叉的建议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答复质量;同时,对一些确有重大利好的建议但无法及时推动实施的,积极争取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真正地推动建议能够落地落实。四是进一步做好工作宣传,将人大建议的办理与我局业务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向代表们宣传展示我局工作的亮点、难点和重点,争取代表们对自然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自然资源领域提出更多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建议,助力推动我市自然资源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同时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以本次评议为契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做好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为仙桃市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